校徽 jxnu
氟硅能源材料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等研究院陈义旺教授、廖勋凡特聘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人:刘冰玉  发布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1111

近日,我校高等研究院陈义旺教授、廖勋凡特聘教授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和加工工艺上取得重要进展,团队采用开发的星型受体分子TF1作为第三组分,有效解决了活性层中Y6受体分子过度聚集的问题,实现了更加高效稳定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该工作以《Inhibiting Excessive Molecular Aggregation to Achieve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ilized Organic Solar Cells by Introducing Star-Shaped Nitrogen Heterocyclic-Ring Acceptor》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 38.532)上,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高等研究院廖勋凡特聘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陈义旺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出版社主办,在国际上享誉盛名,是RSC旗下世界公认的能源与环境科学领域的顶级刊物,在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400余份期刊中排名第一,2020年最新影响因子为38.532





同时,我校高等研究院在团队负责人陈义旺教授的带领下聚焦低碳化学品研究,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对接江西省“2+6+N”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断凝练研究方向,逐步明确了以有机氟硅资源和单糖化学品开发与高值化利用为主。具体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薄膜太阳电池、氟硅化学品与液态阳光、绿色化学品与绿色过程、单糖化学品与高端利用四大研究方向。围绕以上研究方向,近两年来我校高等研究院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以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以第一单位在顶级刊物发表SCI论文6篇,包括Energy Environ. Sci.; Adv. Funct. Mater (4).;Chem. Eng. J.; 另以第一单位在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Chem. Mater.; J. Energy Chem.; Mater. Chem. Front.)。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63万)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50万)1项,实现了我校在该类项目零的突破,此外获批一批国家基金支持,包括廖勋凡2项,龚剑亮1项等。目前已在南昌市高新区成立江西省印刷光电产业研究院,以及在江西大余成立江西金属微纳粉体产业研究院,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了保障。所研发的美白凝胶已实现成果转化,转让费500万,相关产品实现了近亿元的销售额。

第一作者简介:

廖勋凡(男,19906月生)特聘教授是我校高等研究院2020年引进的优秀博士,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引进类),博士生导师,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获2020年度江西师范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18-2020年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青年英才扬帆计划和上海市晨光计划。自2020年加入江西师范大学以来,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先后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 Energy MaterIF: 29.368)、Adv. Funct. MaterIF:18.808)、Chem. Mater IF: 9.811)、J. Energy ChemIF: 9.676)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累计在J. Am. Chem. Soc.;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2).; Adv. Funct. Mater (3).; Nano Energy (3).; Chem. Mater (3).; Chem. Commun.; J. Mater. Chem. A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4篇,论文被ScienceSCI他引1100余次,H因子17Google Scholar)。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一项实现成果转化。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江西省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青年人才项目等10项。担任ACS, RSC, WileyElsevier旗下多个主流期刊审稿人,在有机太阳电池领域取得多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