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廖勋凡特聘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合作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发布人:刘冰玉 发布时间:2022-08-01 浏览次数:606 |
在温和条件下的电化学氮还原反应(NRR)近年来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清洁策略来替代能源密集型和大量产生二氧化碳的Haber-Bosch工艺来生产绿色氨(NH3)。但是,NRR的法拉第效率受限于电解质中较低的N2溶解度,同时电解质和固体催化剂之间的大量密切接触也会不可避免地牺牲NRR的许多活性位点。鉴于此,我校廖勋凡特聘教授将其前期开发的高效共轭聚合物材料PBDT-TT(Adv. Energy Mater. 2018, 8, 1801214; IF: 29.698)与江南大学刘天西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戴黎明院士、比利时鲁汶大学Johan Hofkens教授等合作,首次将有机光电材料用作无金属催化剂助力海水固氮。研究显示,半结晶共轭聚合物催化剂SC-PBDT-TT在中性缓冲海水电解质中展现出高达60.5%的法拉第效率和16.8 μg h–1 mg–1的最大NH3产率。该工作结合实验和分子动力学以及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计算揭示了基于共轭聚合物提高NRR性能的作用机理,并为设计用于NRR过程的下一代无金属催化剂提供了重要指导。该工作近日以《Semi-Crystalline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Well-Defined Active Sites for Nitrogen Fixation in Seawater Electrolyte》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 32.086)上,江西师范大学为共同通讯单位,高等研究院廖勋凡特聘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Advanced Materials》由Wiley出版社出版,是国际材料研究领域最具影响的顶级学术期刊,2022年最新影响因子为32.086。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1853 廖勋凡特聘教授自2020年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引入我校以来,在氟基分子创制及有机光电器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Energy Environ. Sci.(IF: 39.714)、Adv. Mater.(IF: 32.086)、Adv. Energy Mater.(IF: 29.698)、Adv. Funct. Mater.(2篇,IF: 19.924)、Chem. Eng. J.(IF: 16.744)、Chem. Mater.(IF: 10.508)、J. Energy Chem.(IF: 13.599)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Energy Environ. Sci.为我校目前以第一单位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一次在该期刊发表论文还是十年前;在培养学生方面,不断激发学生奋力进取的拼搏精神,指导本科生参加“互联网+” 大赛分别获国家银奖/省级金奖各一项(2/4)、省级铜奖一项(1/4)、“挑战杯”大赛获省级金奖(1/3)、“三创赛”获省级一等奖(1/2),指导的研究生在国际顶级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本人荣获2020年度江西师范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21年度江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目前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累计在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2)、Adv. Funct. Mater.(4)、Nano Energ(3)、Chem. Mater.(3)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4篇,先后入选ESI高被引论文6篇,ESI热点论文1篇,论文被Science等SCI他引14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341次;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一项实现成果转化。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2020),上海市青年英才扬帆计划(2019)、上海市晨光计划(2020);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江西省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青年人才项目等11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2022-)、江西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2021-)、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议专家(2021-),受邀在国际/国内大会上做报告7次,受邀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青年编委(2022-),担任ACS、RSC、Wiley、Elsevier旗下多个主流期刊审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