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工作总结】 |
发布人:刘冰玉 发布时间:2021-01-15 浏览次数:10 |
2020 年,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学校和依托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秉承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扎实推进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度发展概况 “功能有机小分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6月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依托江西师范大学立项建设,并于2011年10月27日通过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论证;2015年9月25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实验室进行验收并顺利通过。经过多年的建设,不断凝炼,已开成有机小分子合成与性能研究、天然有机小分子的获取与利用研究两个研究单元,形成了有机小分子合成与功能、高选择性催化反应、有机杂化功能材料等三个明确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一系列优秀研究成果。 由于疫情原因,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20年12月15日采取现场和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津培院士、委员佟振合院士等到会指导。实验室负责人汇报了过去一年来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各位到会委员指出了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实验室的发展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开成了重点实验室学术会会议纪要。 按学校对实体科研机构管理改革,经过多年人才引进和整合,今年新进博士1人,实验室现专职人员29人,其中教授10人, 29人具有博士学位;双平台兼职人员14人,其中教授7人, 12人具有博士学位,另有外聘兼职教授7人。实验室现有实验室面积1800多平方米,拥有高分辨质谱、气相-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谱仪、制备液相色谱、在线红外等仪器设备,设备原值近2000余万元。 2020年新增获批各类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 2020年增加各类科研经费近140万元,发表SCI论文93余篇,其中SCI一区文章26篇,二区文章23篇,论文质量较上年大幅提高。本年度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二、管理与运行 2020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实验室发展需要,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和对实验室过去的开放基金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结题,申购大型专用仪器设备-电子自旋共振仪完成了招标采购、安装、调试,即将进行最后验收。新申购的紫外分光光谱仪也已政府招标采购。 在重要学术方向上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召开了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实验室对科研实行统一管理,包括立项申请、课题组人员的调整组合、学科和基地建设,科研经费的大项支出,科研进度检查、科研成果结题,对科研人员的奖励等,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重点资助课题成效明显。 在人员管理方面,注重专职人员和兼职及外聘人员的管理相结合。对专职人员,实行个人发展与实验室建设目标相结合,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为实验室各学术方向的发展做贡献;对兼职及外聘人员,让其了解实验室建设目标和研究现状,充分发挥流动人员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要求导师关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建立,保证了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各研究方向围绕实验室年初制定的建设目标顺利开展研究工作。 三、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 实验室队伍建设保持稳定,2020 年,实验室根据研究方向重新调整了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数量,一切围绕研究方向来构建学术团队,这将促使我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实验室依托化学和生命两个学科,有 1 个化学学科一级博士点,化学学科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 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重点实验室现有 11 名博士生导师,27 名硕士生导师, 2020 年重点实验室有 31 硕士生和1名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学位。2020 年重点实验室共招收博士研究生 5 名,硕士研究生 42 名。 四、研究开发及成果情况 2020 年新增获批各类科研项目 9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2 项;2020 年增加各类科研经费近 140 万元,发表包括 Nat. Commun. Organic Letters 在内的 SCI 论文 93 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 5 项。 五、国内外科技合作及开放情况 目前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所进行合作研究,利用他们更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条件,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削弱学术交流,邀请了台州学院博士生导师、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吴劼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肖文精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六、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1、研究团队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实验室初步形成了研究团队,但发展不平衡,部分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没有完全到位,实力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大力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结合本地中青年骨干培养,优化研究团队结构,提高研究团队的综合实力,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目前重点实验室没配备相应的副主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行政秘书,因而重点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大型仪器管理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良性运行和大型仪器的对外开放共享。希望学校能为重点实验室招聘 1 名实验技术人员和行政秘书,配备副主任,处理实验室的日常事务及仪器设备进行运行管理,这也是今年的学术会委员会形成的纪要强调的。 2021 年度工作思路 2021 年,重点实验室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学校 2021年重点工作和实验室研究目标,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研发水平、提升学术影响。 1、围绕重点实验室评估,整理 2016 年以来的科研成果资料,并编排成册。 2、科学研究,力争在 2020 年获批国家级项目 3-5 项,发表高水平论文 90 篇。 3、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实验室培养博士研究生 3-5 名,硕士研究生 30 名。 4、学术交流,积极鼓励年青老师和研究生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力争达到 30 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