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 jxnu
氟硅能源材料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负责人


陈义旺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会士

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

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Email: ywchen@ncu.edu.cn


 
学院动态

氟硅能源材料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氟硅能源材料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江西师范大学,原名为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06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于20106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5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20216月举行新一轮建设方案论证会并提出更名申请,20221月教育部批准更名,2024年10月顺利通过第一次评估。重点实验室聚焦区域化学品高端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围绕江西省有机氟和有机硅特色资源的化学相关问题和应用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地方重大需求,对接国家战略,建设学科特区,构建产---用体系,设置四大研究方向,分别为氟硅化学与太阳电池技术、氟硅化学与电催化技术、氟硅化学与储能技术、氟硅化学与功能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0余人,其中拥有正高职称教师30余人,副高职称40余人,已形成一支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能参与国际竞争、学术与技术兼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宝塔型”学科队伍。

重点实验室自批准建设以来,硕果累累,在新型太阳电池柔性印刷制造、高分子纳米纤维、电催化合成与化学燃料转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五年重点实验室成员获批国家级项目(重大,重点,面上等)以及省部级项目200多项,在ScienceNat. Energy, Nat. Commun, JACS, Angew Chem, Chem. Sci,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dv. Funct.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撰写国内外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六十余项,培养国家杰出青年1人,国家四青人才3人,省级人才称号30余人,此外引进国家四青人才1人,柔性引进国家杰出青年2人。相关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5项,包括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奖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各4项。孵化形成了3家企业,培育了3个实验生产基地,成果转化10余项。新型太阳电池柔性印刷设备研发、有机硅弹性体以及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等多个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相关成果大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带动了周边大量人口脱贫致富。